
为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的锻炼培养,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,10月31日,省检察院举办机关年轻干部“双结对”培养结对仪式。省院党组成员、政治部主任周泽春出席仪式并讲话。
据悉,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队伍梯队,建设适应检察工作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检察队伍,省院研究制定了《机关年轻干部“双结对”培养机制暂行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暂行办法》)。根据《暂行办法》规定,省院政治部综合考虑部门需求、学员特点、导师专长,主要面向入院不满2年的35岁以下年轻干部,同时兼顾自愿报名者,为新入省院工作的年轻干部分别确定了1名业务部门导师和1名综合部门导师,通过为期2年的结对精准指导,促进学员政治素质、业务素能与职业道德素养同步提升。指导期间确定了涵盖理论研习、案件办理、文稿撰写等方面的全面任务和年度述职要求,学员和导师在指导期内的表现将作为评先奖优等方面的重要参考。
“检察事业后继有人,才能薪火相传、生生不息。”受省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王守安委托,周泽春在讲话中指出,省院党组历来将年轻干部培养作为一项基础性、战略性工程来抓,全体导师和学员要深刻领会“双结对”活动的重要意义,把开展“双结对”活动,作为加强年轻干部培养、优化成长路径的重要举措,准确理解“双结对”活动的环节流程,按照《暂行办法》,认真学习、把握要义、抓好落实,着力推动“双结对”活动取得实效。
会议强调,结对仪式意味着责任与承诺的开始,更需要全体导师和学员涵养“全程马拉松”的韧性与耐力。学员要以“空杯心态”勤学善思,在“真学真悟”中锤炼本领。要主动请教,不怕“脸皮厚”,把导师经验库变为自身“加油站”;要深入思考,避免“等靠要”,带着思考后的疑问交流,以“穷尽式”的努力让指导更具针对性;要积极融入,打破“部门墙”,实现办案能力与综合素养双提升。导师要以“园丁情怀”倾囊相授,在“真帮真带”中传承薪火。既要在思想上引导、工作上指导、作风上锤炼、经验上传承、生活上关爱,助力学员尽快熟悉环境、进入角色、成长成才;也要在指导中深化思考、在答疑中提升自我,让“教有所获、学有所成”成为鲜明导向。双方要以“实干精神”深耕细作,在“真抓实干”中彰显成效。紧紧围绕《暂行办法》里明确的任务要求“跑起来”“动起来”,把功夫下在平时,将心思用在日常,在实干中淬炼真本领、创造新业绩,以实打实的进步标记青春奋斗高度,用优异成果回应组织殷切期望。

仪式上,省院政治部相关负责同志宣读了“双结对”名单,学员代表、导师代表先后作表态发言,26名学员与52名导师逐一签订《指导责任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