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8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,强调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,坚持在发掘中保护、在利用中传承,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。
我是农村最基层的一员,作为来自农业一线的农民代表,今年全国两会上,我带来了《传承农耕文化 弘扬血脉基因的建议》。
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优秀农耕文化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
中国几千年的乡土生产、生活方式,孕育了悠久厚重的古代农耕文明。农耕文明是我们的根,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。神农文化深植于农业社会,与农耕文明的农本思想一脉相承。神农文化是一种多元、互动的传承模式,它的传承形态包括物化形态、民俗形态、语言形态,分别对应于密集古朴的风物古迹、生生不息的民俗传统、生动感人的口头传说。农耕文明是我们的根,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。神农文化深植于农业社会,与农耕文明的农本思想一脉相承。神农文化是一张农耕文明发展的晴雨表,农耕文明的发展阶段,可从神农传说文化中得到反映,二者在某种条件下依存共生。近年来,国家先后实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战略、乡村振兴战略,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,这些都为农耕文明和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,也为农耕文明的传承搭建了良好平台。
华夏先祖的“四大发明”,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,指明了方向。农历的24节气,教诲人们不务农时、精耕细作。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”的诗句,歌颂了崇尚劳动珍惜粮食的美德,彰显了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永恒魅力。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滋养着华厦文明的渊远流长,兴盛不衰。
我认为,新时代文明创建,更要注重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。
当下的很多年轻人,对农耕文化,知之甚少。生在农村,长在乡土,不知晓24节气的内涵要义。王应麟的“三字经”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《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》,而很多家长不一定懂其深刻的为人处事的哲理。
所以我建议:一是中科院设立农耕文化研究机构,收集、发掘、探讨、研究、传播农耕文化。为全社会提供学习遵循;第二是学生的教科书里多一点农耕文化内容,历史书籍中展现农耕文化成就;第三是各层级文化馆,设立农耕文化专区。农村文化活动中心,把弘扬农耕文化作为主要载体;第四是新时代文明创建,多一些农耕文化元素;第五是号召家庭重视农耕文化教育,从娃娃抓起,口口相传农耕儿歌、谚语、诗词、歌赋、故事等。使孩子从小就触摸到农耕文化的感觉,逐渐知根思源。热爱农耕文化,传承血脉基因,使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,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代代相传,发扬光大,熠熠生辉。
我的建议提出后,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了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性,在乡村治理中,把法治与德治有机融合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有弘扬农耕文化的内容。教育部也表示要在教科书里融入农耕文化内容,从小孩抓起。文化和旅游部也对我建议的在图书馆设农耕文化专区给予肯定。
“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化,让悠久的农耕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和风采,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丰厚的精神文化滋养,保护传统文化、传承农耕文化,弘扬民族文化、增强文化自信,是我们共同的责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