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院长沈艳芬
“‘法治进校园’寓教于乐,学生们在参与中学习,在学习中领悟,潜移默化提升了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”近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院长沈艳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话语中透露出对检察机关持续推进“法治进校园”活动的赞许。
湖北恩施地处山区,乡村多且偏远,沈艳芬认为偏远乡村学校的法治教育需求尤为迫切。在恩施市检察院调研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时,沈艳芬了解到该院“蓝天白云”工作室积极将普法活动重心移至乡镇,并推出“订单式”普法新模式,提前与学校沟通,依据学生年龄、身心特点定制巡讲内容。2023年以来,该工作室在全市中小学开展“法治进校园”活动43次,其中深入乡镇29次,不断推动法治教育向乡村地区延伸。
“预防未成年人被性侵和校园欺凌是全社会特别关注的话题,这些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违法犯罪行为,让我越来越意识到检校合作的重要性。”沈艳芬认为,检察机关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,发现相关线索时,可联系学校协助收集证据信息,做到保护和教育并重。
她了解到,恩施市检察院联合市教育局选任36名检察官及检察官助理在全市各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,对口联系各个校园,将定期沟通、贴身帮扶、长期跟进做到实处。每堂法治课后,法治副校长引导学生写下活动感悟、法律疑问、案件线索“小纸条”,在提升课程效果的同时拓展案件线索来源。2023年以来,该院共收取“小纸条”1200余条,发现问题线索11条,监督成案3件,均成功办结。
“课后‘小纸条’环节设计精妙,让孩子们遭遇侵害后能用文字勇敢发声,这是迈出自我保护的重要一步。”沈艳芬希望检察机关聚焦预防和治理,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,让孩子们都能在检察机关的守护下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