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2014年进入检察机关,梅帅带领公益诉讼团队在医疗美容乱象、食药品安全风险、个人信息泄露等民生痛点中破浪前行,构筑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司法屏障。
食药安全从个案突破到系统治理
食品药品安全是民生底线。梅帅既当重大案件“主攻手”,又做体系治理“指挥员”,通过个案督办与类案治理相结合、检察建议与长效机制相贯通的策略,推动形成“办理一案、警示一片、治理一域”的公益诉讼实践效能。
在办理白某某、李某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民事公益诉讼案中,梅帅带领办案团队通过系统梳理药品购销台账、固定关键证据,精准构建违法事实证据链。针对被告生产销售假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行为,依法提出“召回药品+公开道歉+惩罚性赔偿”的诉讼请求,最终法院判决支持160余万元赔偿金,实现惩治与预防双重司法效果。
立足药品安全民生关切,梅帅带领团队重点打击过期药品违规销售、“消字号”产品冒充药品等乱象,建立常态化药品安全巡查机制。在食品安全领域,创新运用“专项监督+集中办理”工作模式:针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水质检测专项行动,就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缺失问题发出检察建议;通过食用农产品快检、外卖餐饮资质核查、散装食品标签整治等系列行动,构建从生产到流通的全链条监督体系。
打假治乱全链条维护消费者权益
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,严重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,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。在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民事公益诉讼案中,梅帅带领团队以“全链条打击”思维突破办案瓶颈。针对该团伙2016至2023年持续销售假冒商品、涉案金额达431万元的重大案情,运用上下一体化办案模式,指导下陆区检察院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实现双重追责。办案过程中,下陆区检察院通过调取电商平台交易数据、比对物流信息、固定证人证言,构建起完整的违法销售证据体系,最终促成法院判决300万元惩罚性赔偿。
梅帅还主动深化“行刑衔接+多元共治”机制,推动建立侵权线索双向移送制度。西塞山区检察院在某图书市场巡查中发现盗版书籍线索后,梅帅立即指导该院启动“行政调查-刑事侦查-民事追偿”三同步工作法,将案件线索移送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并同步引导取证。
信息防护立体化构建数据安全网
信息时代,个人信息泄露给消费者生活带来困扰。梅帅敏锐关注到这一社会问题,积极指导基层检察院办理快递行业泄露个人信息行政公益诉讼案。
经调查发现,快递行业存在快递面单未隐匿公民个人信息、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现象。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,梅帅及时组织开展专项监督,深入快递企业实地查看信息处理流程,掌握第一手资料。在此基础上,依法向邮政管理部门提出检察建议,督促其加强对快递企业个人信息安全的管理。在检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,全市快递企业积极整改,迅速采取加密、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,揽件快递面单去标识安全技术措施成为行业常态,切实保障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。
从整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生态,再到构建个人信息保护“防火墙”——梅帅带领团队以公益诉讼为药方,既治已病更防未患。当问及维权路上的艰辛,他目光坚毅:“每份判决书上的法理,都该化作百姓口袋里的安心。”